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生支教安龙一中二十年 座谈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次数:13


928日,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生赴安龙一中教育实习支教项目二十年座谈会在贵州省安龙县第一中学厚德楼召开。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蒋明军、安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欢、安龙县第一中学校长赵煦、上海师范大学基金会秘书长陈燕出席本次座谈会,本届支教团带教教师及支教团全体成员参与座谈。会议由安龙县第一中学行政办主任余继鸿主持。

蒋明军从人才支持、教师发展、学生培养三个方面回顾了二十年来“上师大——伊顿联合支持中西部教育”项目落地安龙一中的实施情况。他表示,未来,上海师大将聚焦三个“新维度”,从深化育人模式创新、升级教师培训体系、搭建数字化合作平台等方面,共同探索基础教育新路径,推动两校合作再上新台阶。

王欢肯定了安龙一中在上海师大持续支持下取得显著成就,并期待两校未来合作更加扎实、更具实效安龙一中能以二十年合作为新起点,不断夯实办学基础,提升育人水平,为安龙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陈燕就项目开展情况做介绍,截至今年,上海师范大学已累计派出199名支教学生扎根安龙,覆盖高中13门课程,累计授课超2万课时,直接受益学生超1.2万人次。表示,基金会将继续优化项目支持体系,推动支教实习与师资培养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东西部教育协作的实践基础。

赵煦在回顾项目二十载的历程后深情说到:“很多学生在支教老师离开时都恋恋不舍。”他希望支教团成员能将朝气活力带入一中,继续为一中注入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教有所获、行有所成”。

会上,赵校长代表安龙一中,向上海师范大学赠送“帮扶协作二十载,山海情深永相连”的锦旗。

贵州省安龙县第一中学教师杨娴作为带教教师代表发言。她表示,支教同学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饱满的教育热情,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更促进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期待这份跨越千里的教育情谊能结出更多硕果。

上海师范大学支教团学生代表吴栩以“初心”“成长”“温度”三个关键词总结分享了自己的支教体会。从初次站上讲台的生涩到逐渐融入学生的从容,这段经历将使她更加坚定教育初心,用真诚陪伴学生成长。

据悉,此项目是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携手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贵州省安龙一中共同打造的跨区域教育帮扶项目。二十年来,项目设计不断深化,从单一的顶岗支教延伸为“四维联动”的可持续帮扶体系:以“顶岗实习”为核心,让师范生深度参与一线教学;以“教师培训”为支撑,组织安龙一中教师来沪研修;以“励志奖学金”为保障,助力当地寒门学子成长成才;以“特色活动”为延伸,开展“千元计划”“研学实践”等素质教育项目。此项目已成为黔西南地区探索“校企地协同育人+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实践。

会后,蒋明军副校长代表学校慰问了此次支教的同学,并给安龙一中的学生颁发了新一届“伊顿励志奖学金”。

沪黔同心,山海同行。二十载的传承接力,见证了东西部教育协作的坚实步伐。站在新起点,上海师范大学与贵州省安龙县第一中学将继续深化合作,让教育帮扶的种子在黔西南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