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第三届教师教育“行知奖”颁奖仪式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3-18 浏览次数:341

为进一步创建我校教师教育工作品牌,激发广大教师主动投入教师教育工作的热情,奖励在教师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上海师范大学第三届教师教育“行知奖”颁奖仪式于315日在继续教育学院1号楼201会议室举行。我校副校长张峥嵘,全体获奖教师以及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基础教育处负责人等出席颁奖仪式。

张峥嵘副校长在发言中指出,“行知奖”的设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真正在学校倡导和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引导教师教育队伍的教师们把研究兴趣放在一线,把研究成果用在一线,为打造我校基础教育优质服务体系的品牌贡献力量。未来,希望“行知奖”能够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吸引我校更多教师主动投身到教师教育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工作中,切实发挥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优势,助力上海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颁奖仪式由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郭长江主持。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健介绍了此次奖项的评奖过程。本次评选工作严格依照“自下而上、层层把关,上下结合、好中选优”的评选程序,由我校各学院进行遴选把关,由“行知奖”评审委员会经过初审、申请人陈述、现场评审,最终无记名投票产生结果。

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李晓芳宣读了获奖名单。获得本届教师教育“行知特别贡献奖”的是:方钧君、刘建良、宋学东、张葳、郑桂华、鲍贤清、薛原,获得本届教师教育“行知贡献奖”的是:王蓉华、胡志娟、高红霞、王慧敏、曹景谐、吴艳、陈慧、李林慧。

与会领导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数理学院物理学科教育教研室胡志娟副教授与体育学院院长薛原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届教师教育“行知奖”获奖教师风采展示:

行知特别贡献奖(排名不分先后):

方钧君,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儿童游戏与课程、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学前教育硕士专业负责人、行健学院督导。曾兼任上海师范大学闵行实验幼儿园园长、《亲子生活》杂志副主编。

教学、带见实习、毕业论文指导,连续4年担任班导师,每学年课时超500余。课堂认真负责,循循善诱,课程实践性和启发性强。曾获“上师大继续教育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08)“幼儿园管理”获教育学院第二届优秀课程奖(2009)“儿童游戏”获上师大精彩课堂提名奖(2011)等。


刘建良,教育学硕士,法学博士。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政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思政课方向)及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小学思政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积极参与师范生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指导及教学技能竞赛指导工作。指导国家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其中1项荣获第六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优秀创新项目”;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展示竞赛中获市级以上奖项20余人次。同时积极支持和关心学生就业,多次获得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荐奖。


宋学东,外国语学院教学院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2014 年起,针对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缺乏聚焦面向教学现实有针对性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这一问题,带领学院教师教育教研团队,融合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以高校、政府、中小学校合作项目为依托,与青浦、吴江、嘉善三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合作共 建“U-G-S”(高校、区域、学校)研修共同体,从研修机制、内容、形式三个维度进行创新实践探索。以试点学校的校本教研为示范,逐步形成项目联动、区域一体、合作共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修新机制,项目实施期间三地 677 名各学段英语教师参与各类研修,50 名骨干教师撰写的优秀论文、课例汇编 《新时代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一书于 2021  9 月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项目成果被《解放日报》《文汇报》《上观新闻》等多家市级主流媒体重点介绍,同时被《学习强国》转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有效提高了我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 力。

2016 年至今,宋学东先后承担师范专业学生的《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语调》《英语语音训练》《教育研习》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作为学院教学院长,积极推进英语师范专业建设。2021年英语师范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专业认证,之后带领团队对英语师范 2021 级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调整,重构课程体系, 凸显“课程思政、新文科、卓越教师培养”三大特点。在传统课程基 础上,重点打造教育实践类课程金课,夯实和拓展“教育实践类课程 板块”和“暑假实践周项目类课程”板块,形成包括“见习-实习-研 习、毕业论文”、“三笔字、教学竞赛”等课程的师范特色鲜明的实践类课程体系。


张葳,教育学博士,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学科教学(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生物)硕士点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校长,从事师范生教育20余年,为师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师范教育贡献力量。

主要担任科学教育师范(本科)、课程与教学论(生物)与学科教学(生物)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2020年和2021年度教学考核优秀,2021年度总评考核优秀。在上海市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长三角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 2022年获得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


郑桂华,教育学博士,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教育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审查委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国家中小学(含中职)语文教材研究基地语学术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教材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郑桂华老师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郑桂华老师在中小学课堂上深耕16年,转入高校任教之后,依旧到中小学执教研究课,至今不辍,得到广大同行的赞誉。


鲍贤清,教育学博士,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鲍贤清老师秉持学校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投身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探索结合场馆资源、行走教学等方法。在我校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1次一等奖和1次二等奖。先后有两门课程获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和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在师范生培养方面指导学生社团、爱心学校等活动项目。


薛原,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

践行“以体育人、服务社会”的理念,在师范生培养和服务基础教育学校体育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投身上海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体育中考改革与督导工作,持续发挥上海市体育基础教育智库和决策引领作用,成为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体育标杆。

在学科建设上,带领团队于 2021 年通过了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2 年体育教育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我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传统优势继续发扬光大,踏入了新的更高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上海市盲童学校合作,将学视障体育活动计划项目推广到校园,与徐汇区、奉贤区三所小学结对,助推中小学“双减”工作落地,以上实践案例成为上海市基础教育中“体育助力健康”的靓丽风景线。



行知贡献奖(排名不分先后):


王蓉华,数理学院数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上海中学数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数学系学科教学(数学)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出版教材与教辅书10余本。

数次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2018年指导的项目获一等奖。指导师范生实习、论文、组织讲座、积极参与学院就业联系、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获学校20152020度就业推荐奖。指导的多名研究生在中学执教,表现出色。2019年担任2018级世承班班导师,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类活动,联系并带领学生去中学见习。积极鼓励班级同学参与各类竞赛并获奖,班级还成为“上海师范大学优良学风(示范)班”。


高红霞,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历史学系主任,历史师范本科专业负责人十余年、学科教学(历史)硕士点负责人5年。

重视历史本科生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思政改革与大学课堂教法改革相结合。主讲的《中国现当代史》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19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21年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名师。

探索师范生实践教学的路径与做法。多次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和上海市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2017年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师范技能竞赛优秀指导奖”,2019年获“全国高校第五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学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2020届本科生获上海市大创项目立项。2019年领衔历史师范专业研究项目获我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慧敏,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教师,博士。近年来承担地理科学专业《上海地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坚持教学与教研相长,鼓励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申报各类创新实践项目。

近年来,指导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华东赛区奖项3项,全国中学地理教研成果评比奖项1项,我校研究生院、团委社会调研类项目奖项3项,上海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篇。

每年指导6-7名本科学生教育实习,参与师范生备课、磨课与公开课教学展示,指导学生教研课题和班主任工作。


胡志娟,数理学院副教授,光学方向、学科教学论方向硕士生导师,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优质课程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第七届 “王乐三教奖金” 荣誉称号获得者。从事《大学物理》、《光学》等课程教学近17年,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学书育人和人才成长规律,关心学生,注重教研相长。

作为课程负责人,《光学》课程获评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2017年)、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优质线下课程(2021年),课程建设成果获得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

胡志娟老师注重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次参与师范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的指导工作,指导多名学科教学的研究生参加2022年全国“田家炳杯”研究生物理学科教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并获佳绩。


曹景谐,教育学博士(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现为音乐学院教师教育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硕士音乐教育负责人。

近年来致力于音乐课程标准及音乐学科教学评价研究。独立主持国家教育科学项目“上海、纽约、英格兰三地学校音乐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课题,出版专著《音乐课程标准的发展与比较:以上海、纽约州、英格兰为例》;上海市音乐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参与多项上海市音乐学科课改项目,合著《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撰写《中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撰写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课改30年学科发展专项报告。


吴艳,教育学博士,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小学教育学科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受聘为团中央中学生志愿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命题组专家、江西省南昌市首届特色高中评审专家。

持教育部、上海市级项目和若干项横向项目,参与10余项国家级和上海市、省部级项目研究。多次担任校级、市级和长三角地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评委,担任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交流展示活动评审专家。

曾获“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15)、(2017),全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5)上海师范大学优秀课程奖”(2008)上海师范大学精彩课堂提名奖”(2015),上海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2016)等多项荣誉。


陈慧,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教师,专业方向为科学教育。担任4所基地小学见实习带队工作,安排并指导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积极参与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指导工作,获得2022年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0年起一直参与上海市小学自然教材全套编写和修订,是四年级教材的修订撰稿人,该年级教材获得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著有《小学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等高校教材,《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与拓展》等书籍,及《小学环境课程编制构想》、《对小学科学课程基本取向的思考》、《中美小学科学教与学比较研究》等多篇论文。


李林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兼任上海师范大学闵行实验幼儿园园长。

作为教育研究者,近5年先后指导11位本科生分获市级以上各类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奖项;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分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中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以及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等。

作为教学论负责人,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改革。主持《学前教育专业轮转浸润式教育实践课程群》,与课程团队一起在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对教育见习、实习与研习课程进行持续改进与创新,获2022年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